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主要主题,一切博弈最终都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进行的。关于我国经济支柱,一直流传着“三驾马车”的说法,分别是投资、外贸和房地产。
投资和房地产的处境比较低迷,短时间很难找到突破口,因此外贸成为当下主要发力点。广交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展会,在今年这个特殊节点特别受人关注,广交会的火爆程度能真实反映当下外贸行业的生存状况。
此次广交会号称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,各方媒体对此保持了高度关注。我作为和外贸略有交集的从业者,也一直关注着广交会的进展。
(相关资料图)
目前广交会已经过半,但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。
在官方媒体的视角里,广交会现场人流如织,一片红火,首日迎接客人高达37万人次。各个展馆挤满了远道而来的采购者,工作人员应接不暇的接待国外客户。
没有亲临现场的外贸人看到这番情景心情甚好,这预示着外贸的春天再次到来,过去三年的忍让一切都值得。
但从朋友圈和自媒体反馈的照片和感受来看,并不像官方描述的那么美好。很多人抱怨现场虽然人非常多,但大多数都是中国面孔,以往来自欧洲的采购主力非常少,取而代之的是中东客户。做过外贸的都知道,欧洲客户和中东客户之间的区别。
还有一些参展的企业非常冷清,花了高昂的参展费,每天只能收到几张外国客户的名片,甚至连参展成本都收不回来。
一些参展企业无聊的时候就在现场拍小视频、发朋友圈打发时间,或者到别的摊位聊聊天、诉诉苦。一个主要吸引外国客户的展会,最终成为国人相互吐槽的地方。
透过广交会我们可以看到官方和民间呈现出来的画面截然不同,于是有人就产生了疑问,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?
站在不同角度,会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。广交会作为官方主打的一张牌,官方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会站在“正能量”的立场,会挖掘能体现繁荣的一面,以此来展现活动的成功性。官方报道以体现宏大叙事性为主,不会把视角放在个别冷清的角落。
而个人自媒体更关注普通人的感受,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,挖掘一些“困难”的案例似乎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,让大家觉得“原来大家都这么难”,心理上会得到些许安慰。两者在报道的时候都选取了自己喜欢的角度。
令人欣慰的是,现在社会上不再全部是主流媒体垄断的声音,允许普通人能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大,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。
广交会只是社会舆论的一个缩影,在诸多方面都存在这种问题。官方有官方的难处,个人有个人的抱怨,只能说相互理解吧,谁也别强求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