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资讯  >  正文

数码港主席陈细明:5000万港元拨款用在企业、人才、宣传三方面
2023-04-17 18:18:22 观察者网

(文/解红娟 编辑/马媛媛)“疫情加速了全球科技应用的步伐,并引发一股转型浪潮,在未来多年继续重塑生活、智慧城巿发展及各行各业。”

4月13日,香港数码港主席陈细明在香港2023数字经济峰会上表示,为促进香港第三代互联网(Web3.0)的发展,于2023年1月成立了数码港Web3基地,目前Web3企业数目已大幅增加六成至超过140间。

事实上,自发布虚拟资产货币宣言后,香港正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代互联网的应用。所谓Web3.0,指的是去平台化,让用户成为一个数据中心或者数据库,在自己的领域内自由活动。这有区别于获取信息的Web1.0,和将用户信息集中在单个平台上的Web2.0,是科创技术的又一次进步。


(资料图片)

而在此次香港Web3.0的规划中,数码港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
拨款5000万港元

公开资料显示,数码港为香港数码科技旗舰及创业培育基地,汇聚超过1900间社群企业,包括超过800 间驻园区及接近1100间非驻园区的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,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拥有的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管理。

“截至目前,数码港社群包括超过1900科技公司及初创企业,我们希望在20周年(2023年)的时候达到2000家公司。”陈细明称,可参考的是2015年前该数字为1000,假如能在今年下半年达到2000,也就是在过去5年时间里达到一倍的增长率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为把握Web3.0的机遇,香港特区政府新一份《财政预算案》公布,拨款5000万港元给数码港,加速推动香港Web3.0生态圈的发展,特别是推动跨界别业务合作。

对于拨款的利用,陈细明称,如今数码港已经成立了“数码港Web3基地”,接下来5000万将用在聚集科创企业、培养科创人才和提高大众科创意识三个方面。

首先在产业端,陈细明坦言,通关前数码港更多的是连接海外,比如2023年2月香港数码港与迪拜未来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等。但在通关后,数码港与内地的联系非常紧密,今年3月就与临港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以“姐妹园区”的方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。

“而得益于海外、内地的物联网企业纷纷来香港成立公司,数码港园区企业在短短两三个月实现了超60%的增幅,新增物联网企业140多家。”陈细明说道。

在人才培养方面,陈细明称,由于香港本身地域面积、全科教育的局限性,导致其在科创方面的专业人才存在缺口,因而只能靠人才引进,也就是“特首经常说的,香港要抢人才了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10月,香港特首李家超在《施政报告》中推出多项“抢人才”策略。其中,为招揽高端人才,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“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”,计划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,每年通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输入至少3.5万名高端人才。

而不论是科创企业的聚集,亦或是人才的培养,都只是为了生产数字经济的相关产品,更关键的是,该产品是真正有价值、被需要的。

“因而,我们将提高大众科创意识纳入5000万的使用计划中,正是为了让大众了解科创、熟悉科创。”陈细明表示,第三代互联网网络数字经济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实现的,要融入传统经济、传统生活才有发展的空间。

“而怎么去推动社会发展、怎么去优化居民生活、怎么去促进金融发展等等,这才是数字经济的重中之重。”陈细明说道。

加强与内地合作

“作为一个对外窗口,数码港跟海外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,但这并不是说数码港跟内地没联系了。”陈细明表示,截至目前有内地很多企业通过数码港走向全球,数码港下一步也一定会反向加强跟内地合作。

首当其冲是粤港澳大湾区。2022年,数码港也和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超过10家策略伙伴建立合作关系,利用他们在大湾区内及内地市场的优势资源及专业经验,为数码港企业在大湾区内开展业务提供落地支持。

陈细明表示,香港紧邻粤港澳大湾区,香港企业做出产品样本后,仍要依赖大湾区的产业链进行量产,这是双赢。“一方面,内地有科技优势;另一方面,内地市场很大,所以香港的企业也都希望能到国内推广他们的科研的成果。

“从区域来看,粤港澳大湾区确实数码港最近联系非常密切的区域,斟酌着多做一点的。”陈细明表示,未来希望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。

有意思的是,数码港近期和长三角的互动也在不断增加。继2023年3月与上海临港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后,有报道显示,在2023香港Web3嘉年华上,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孔德君、香港贸易发展局代表李达锋签署《杭州-香港Web3产业联动备忘录》。

“事实上,数码港正在跟前海、南沙、杭州等城市探讨合作,但关于如何合作还没有确切的信息。”陈细明称,上海、北京、苏州有许多知名的园区,未来会抓住机会进一步合作。

热门推荐